<成創觀點>COP30領袖峰會,倡議新碳市場聯盟!能改變全球氣候行動嗎?

引用連結: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90807/post/202511110019?fbclid=IwZnRzaAOBTVxleHRuA2FlbQIxMQBzcnRjBmFwcF9pZAo2NjI4NTY4Mzc5AAEeaYVDVSxvTCUSpyAxHxlq_iRbdD_zUY5JGy1RgsSHjYBmF5xi2UWndOix-LA_aem_DJT0Gd5zvfar6lBlETvTUA

 

COP30 聚焦「合規碳市場開放聯盟宣言」——全球碳市場的制度翻轉契機

 

 

在全球氣候治理與碳定價體系加速變革的當下,在COP30 領袖峰會中,提出了「合規碳市場開放聯盟宣言」,此宣言的出現意味著一個制度化、規則化、跨國協作的新賽段已經來臨。以下我們從三大面向解構其內容、意涵與對台灣/企業可能的啟示。

一、宣言的核心內容與構成

1.參與國協作啟動

如報導指出,此宣言已有包括巴西、中國、歐盟、英國、加拿大、智利、德國、墨西哥、亞美尼亞、尚比亞、法國等多國支持。

這代表「合規型碳市場(compliance carbon markets)」的國際協作從過去單一制度、自主建構進入「開放聯盟」階段,意即各國願意在制度上有所連結、相互參照、甚至預備互通可能。

2.制度架構與目標明確

宣言主張推動:

•建立兼容、可互參的碳市場制度架構。

•統一或協調「報告方法、核算準則、透明規範」,以提升市場公信力。

•在單邊稅收、貿易機制之外,建立多邊協調機制。

這不只是一紙宣言,更可視為「制度鏈結」與「標準共構」的起步,期望將分散且各自為政的碳定價體系,整合為更具規模與信任的全球化架構。

3.制度態勢與規模化願景

巴西總統魯拉指出,碳市場有潛力成為「公共財政的重要來源」,但唯有各國朝共同標準邁進,規模化才有可能實現。

代表接下來,整合性越強、制度標準越共通,碳市場的流動性與可交易性將提升;同時也意味著,碳市場的「資金規模化」與「制度可信度」將進入新階段。

二、成創永續視角:為何此宣言值得產業與企業重視?

1.從企業角度:制度風險與機會同步擴張

•機會面:當制度化碳市場聯盟形成,企業可預期碳成本與碳信用的跨國流通、更大規模的市場機會。例如,若國家間制度互認、交易通道打開,企業參與「合規市場」的選擇將更多。

•風險面:制度同步意味標準提高、透明度上升、舊有低門檻或不規則交易將面臨淘汰。企業若僅執行國內舊制,可能遭遇國際標準落後、交易成本提高或資格受限的情況。成創永續建議:企業應提前檢視自身碳盤查、碳帳、碳證策略是否符合即將「標準化、互通化」的趨勢。

2.從國家/政策角度:台灣定位與機會窗

台灣在碳定價、碳交易、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議題上已面臨外部制度壓力。宣言帶來兩大啟示:

•若台灣希望參與或整合國際碳市場體系,早期加入或對接此類聯盟標準具有戰略價值。

•此外,“共通核算/透明規範”的方向意味台灣企業在國際供應鏈中,碳資訊揭露、碳成本內部化的壓力將加速。成創永續建議:早一步建立強健的碳盤查與報告機制,有助於迎接國際標準與市場互通的浪潮。

3.從供應鏈碳盤查視角:助力多代理人+PACT架構的實務落地

成創永續在供應鏈碳盤查研究中強調:多代理人系統與PACT架構能協助企業提升碳資料透明度與關係網絡解析能力。此宣言若進一步推動制度標準化、資料可比、平台互聯,那麼企業在供應鏈內部與上下游的碳資訊流動將更為高速與規範化。企業應思考:

•自身是否具備「資料可匯出、可交換、可接軌國際」的能力?

•是否能借PACT、供應鏈代理人模型,提前預測制度變革下的碳成本/碳信用鏈條?

我們建議:將內部碳盤查制度、數據架構、供應鏈網絡建模,與即將來臨的「國際合規市場聯盟」制度變革同步準備。

三、展望與建議 — 給企業與政策的三點呼籲

1提前規劃「標準對齊」行動計畫

宣言指向的「報告方法、核算準則、透明規範」將成為新的制度要求。建議企業從現在起:檢視自身所用的碳核算標準(如範疇1、2、3、供應鏈資料)是否與國際準則(如 ISO 14064 系列)對齊,並建立「隨時可交換、可查證」的碳資訊。

成創永續可協助企業導入供應鏈碳資料的平台化、網路建模機制。

2.參與制度化碳交易設計/觀察機制中立機構或平台

鑒於宣言推動「合規碳市場的開放聯盟」,企業不應僅作為被動適應者,而應積極觀察或參與制度設計(如碳市場互認、信用單位跨市場使用、碳帳透明平台)。成創永續建議企業與產業協會/政策制定者合作,共同關注「制度互認」、「碳信用跨市場流通」等議題,以在早期佈局中取得先機。

3.將制度變革納入「減碳轉型策略」核心

此次宣言不僅是制度框架的變化,更是全球碳定價與碳交易規模化的新起點。企業應把制度變革納入自身碳管理策略的重要維度:不只是減排目標(如淨零),更包括碳成本管理、碳信用取得/交易、碳資料披露義務、供應鏈碳責任分攤。成創永續建議組織:

•在策略規劃中加入「碳市場制度變革風險與機遇分析」。

•建立「碳交易/碳信用取得」的內部流程與責任單位。

•配合供應鏈資料整理與數據化建設,為未來可能的跨國碳信用交易做好準備。


「合規碳市場開放聯盟宣言」是一條全球碳市場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單一走向互聯的制度性路徑。對於企業、政策制定者、供應鏈鏈結層面來說,這是一個具體而迫切的信號:碳交易與碳定價並非未來議題,而是正在形成的「制度基礎設施」。我們建議趁此機會,超越「減碳」本身,將制度鏈結、標準對齊、資料流通,納入整體碳戰略中。成創永續願作為您的夥伴,共同佈局這場制度化碳經濟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