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創觀點>從「乾杯」看見餐飲業的循環經濟與永續轉型契機

引用連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71228?luid=U86500921b4d1b3b5cc6099712a9a7517

 

從「乾杯」看見餐飲業的循環經濟與永續轉型契機

隨著全球淨零與資源循環浪潮興起,傳統餐飲業正從「好吃」的競爭,轉向「好用每一份資源」的競爭。乾杯集團近期的品牌與供應鏈轉型,即是一個具代表性的低碳經營案例。

一、循環經濟思維:從剩餘副產到價值延伸

乾杯集團過去在燒肉供應鏈中,牛舌的可食用率僅約 50%。面對這樣的結構性浪費,他們選擇不再以「報廢或降價出清」的方式處理,而是導入副產品再利用策略,將難以入菜的部位開發為寵物食品品牌「毛孩乾杯」。

這個做法展現了典型的循環經濟邏輯

由「一次性食材利用」轉為「全鏈價值再生」。

         •將供應鏈末端的廢棄環節,升級為新商業模型。

         •同時創造經濟價值與環境效益,減少食材浪費與碳排。

         對餐飲業而言,這樣的副產品轉用不僅是減碳,更是一種「物質流再設計(Material Flow Redesign)」的實踐。


二、永續管理:品牌年輕化與營運韌性並行

乾杯將核心品牌轉向「平價化」與 Z 世代族群,是其在永續管理上的另一項策略調整。當前餐飲業面臨人力成本上升、原料價格波動與消費習慣改變,唯有透過品牌結構多元化與供應鏈整合化,才能維持營運韌性。

成創永續觀察到,乾杯此舉可視為以下三個層次的永續管理實踐:

        1.經濟面:以差異化品牌策略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平衡現金流。

        2.社會面:以「好玩、平價」的體驗拉近年輕族群,維持品牌世代傳承。

        3.治理面:以「牛肉公司」思維貫穿上游與下游,落實供應鏈透明與效率化管理。

此一整合思維呼應 ISO 14068 與 IFRS S2 等國際框架中「韌性與轉型治理」的精神。


 

三、低碳策略:供應鏈整合與資源效率提升

乾杯從上游採購到下游品牌經營,形成一條可追溯的「牛肉低碳價值鏈」。其核心低碳策略可歸納為三項:

策略方向 實際作法 永續價值
資源利用最大化 牛舌全利用、副產品再商品化 減少原料報廢與廢棄處理碳排
供應鏈垂直整合 自行掌握肉品處理與品牌端 降低運輸碳、提高能源效率
品牌差異化佈局 高端(老乾杯)+平價(新乾杯)雙軌經營 維持營收穩定,降低市場衝擊風險

這樣的策略不僅降低間接排放,也打造出「碳效益導向營運模式(Carbon Efficiency-Oriented Model)」,成為餐飲業在低碳轉型下的可借鏡路徑。


四、成創永續觀點:以 ESG 策略驅動循環再創新

成創永續認為,乾杯的案例凸顯了未來企業轉型的三個啟示:

       1.供應鏈再設計即是減碳策略

          不必等待新技術,從既有原料與流程優化即可顯著降低碳足跡。

​       2.副產品再生是循環經濟的起點,不只是廢棄管理

          將「浪費點」轉為「創新點」,是永續競爭力的核心。

       3.品牌年輕化與永續價值不衝突

          永續不是「高價專屬」,而是普惠式體驗的再定義。

這正是成創永續推動企業邁向「減量即加值(Reduction = Value Creation)」策略的實際案例。透過資料驅動與供應鏈共創機制,未來更多企業可從「副產品處理」轉向「循環資源創造」,讓 ESG 與營運目標同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