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淨零賽 環團:碳定價應從每噸300元起徵
2050淨零排放已成全球共同目標,環保團體今天攜手中研院發表碳邊境稅報告,認為台灣應訂每噸新台幣300元的有效碳定價,並逐年調升至少10%,才可維持產業競爭力並有效減碳。
國際淨零賽局開打,碳定價制度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被國際視為邁向淨零排放不可或缺的經濟工具,歐盟也已經在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細節,未來美國、日本與韓國也有可能跟進。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合作並召開記者會,今天發表「淨零賽局來臨:國際碳邊境稅臺灣衝擊報告」,從各面向分析對台灣經濟和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
逢甲大學財稅學系副教授黃琝琇指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提案目前表定於2023年1月1日生效,過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預計2026年後開始課徵碳邊境稅,初期規範產品為電力、水泥、化學肥料、鋼鐵、鋁等五大產業產品,正式起徵後有可能擴大管制產業範圍、並增加對間接排放規範。
黃琝琇也提到,美國、日本、韓國等有極大可能實行碳邊境稅,台灣出口產品若要避免被歐盟課徵碳邊境稅,必須要有與歐盟碳價格相近的碳定價制度。
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林師模則分析研究,如果台灣沒有實施任何碳定價制度,在2026年受到歐盟、英國、美國、日本、韓國都實施CBAM,且擴大範圍到所有歐盟碳交易市場所規範產業以及電子電機業影響下,非金屬礦物製品的每單位出口成本將增加17.47%,化學材料與製品、基本金屬與電子電機業等單位產品出口成本也分別成長2至6%不等。
林師模說,台灣如果跟著實施碳定價制度,且與歐盟水準相同並將碳定價回饋給全民,GDP反而會正成長,最多增加至1%,對台灣經濟是有幫助的。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則說,台灣實施碳定價制度是應對國際碳邊境稅衝擊最好的方式,也是鼓勵減碳與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制度,碳價格的高低將充分影響此工具的減碳有效性及對經濟的影響,若台灣採用符合歐盟水準的碳價格並藉由稅收循環機制,正確地利用其收入,不但不用繳交碳邊境稅給歐盟,更將對台灣產業競爭力、整體GDP成長和減碳帶來較大的正面效果。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鄭楚忻表示,台灣若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並減輕國際碳邊境稅的衝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施「有效碳定價」,碳定價應跟上歐盟水準才有效果,但如果定價過高,行政跟產業都難負荷,因此建議先以較低價、每噸300元費率起徵,並逐年以10%上升至歐盟水準。
鄭楚忻也提到,目前環保署所提出每噸100元的碳定價制度不但無法有效抵銷產業衝擊,也無法提供足夠的經濟誘因達到減碳目標,跟未實施碳定價差距甚微,若台灣未來在碳定價制度上僅採取低價起徵、沒有價格逐年調升的機制,那碳定價制度只會淪為虛應故事,不具環境與經濟的「有效性」。
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