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談碳費 需碳權、碳交易配套
作者:工商時報 袁延壽
環保署針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預計2023年起,將針對國內電力、鋼鐵、煉油、水泥、光電半導體等國內288家企業碳排大戶徵收碳費,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5日表示,贊成政府收取碳費(碳稅),但必須與碳權、碳交易配套,才能真正達到減碳的目的。
一刀切碳稅 齊頭式課徵恐降低企業減碳意願
張安平認為,碳本來就該有價格,如果實施「一刀切下的碳稅」,所有企業徵收一樣的碳費,這種齊頭式的平等,恐將降低企業減碳意願。
因為現在政府徵收碳費是齊頭式,所有業者都一樣,例如每噸收取5%的碳費,張安平認為,最後結果就是,企業都把這5%轉嫁出去給終端消費者或市場,企業本身並沒有成本負擔,很難讓企業有驅動力去努力達到減碳效果。
碳交易則是減碳做不好的企業,去補貼做得好的公司;張安平表示,假設碳交易的條件,是碳配額逐年下降,且碳交易價格逐年增加,企業會透過減產、減排或是購買碳權等方式,因應碳排新標準。
碳交易能透過市場機制,獎勵減碳績效佳的企業,對於碳排總量能有效降低。相較之下,若碳稅、碳費為齊頭式平等,形同變相懲罰減碳績效佳的企業。
政府在實施碳費前,張安平認為,「碳足跡一定要先做」。企業、政府都要了解碳足跡,政府才能依照標準、憑據收取碳費,否則拿什麼標準來打稅?
張安平強調,落實碳權、碳費(碳稅)和碳交易配套,才能讓所有企業真正產生動機去做減碳。
落實減碳 三件事政府得先做
所謂的配套措施,張安平建議政府有三點要做,第一是要求「碳足跡先做」,必須請企業把碳足跡算清楚,否則怎麼知道如何打稅?公司又怎麼知道如何減碳。其次進口產品也要有收取碳費,產業競爭才公平。
第三點他說是最難的,就是要注意不同規模企業面對碳權的敏感度。像科技業大戶,碳權成本壓力對它沒那麼大,閉著眼睛都可以買,但是弱的企業怎麼辦?到時碳權可能都被規模大的買走。